- 發佈於 石虎,回來了!
阿嬤上菜囉!
客家庄「阿嬤的私房菜」叫好又叫座,不只是小鎮村民各顯手藝的結晶,還加入友善大地、幫助弱勢、友愛芳鄰的滋味,當然好吃。
不遠千里 饕客識貨
彭鳳香 |
克勤克儉、擁有傳統農產品加工手藝的阿嬤們,常將盛產的蔬菜加工成各式產品,但除了自用、分贈親友,多只能靜「滯」一隅。徐新凱夫妻得知,很樂意幫忙銷售,取名為「阿嬤的私房菜」。好東西被欣賞、可以賺零用錢、有發揮的舞台……生活變得充實愉快的阿嬤們好開心!
而徐太太彭鳳香的角色,卻從幫忙逐漸變成主力。原來,善於客家料理的她也喜歡把自製愛吃的菜色、田裡蔬果的照片分享到社群網站,意外引發網友熱烈反應:「可不可以訂購?」讓她萌生在網站賣美食的念頭,開始做起蔬菜箱宅配生意。孰料,網站銷售的蘿蔔乾、蘿蔔絲等自製食品經常供不應求,她便透過「阿嬤的私房菜」平台,邀請鄰家阿嬤共襄盛舉。
為了穩定品質,推廣健康、無毒飲食的她,要求無農藥、化肥,且口味與她所需相符的才購買。「雖然不施農藥化肥的蔬菜可能比較醜,但一定可以吃得安心。我覺得好吃、安心的食物,才會做給大家吃。」遠在高雄的網友還請她宅配到府。以前做兩甕蘿蔔乾,自家可吃一整年,到「田裡有腳印市集」擺攤,不消兩個月就銷售一空,甚至還要刻意保留,才能照顧老客戶。
人氣破表的老菜脯,其實是無心插柳的傑作。她說:「原本要做蘿蔔乾,可能盛產時做太多了,時間一久忘記它的存在,才變成老菜脯。」一甕充滿深沉歲月的老菜脯,伴著各式食材變身佳餚,甘醇的魅力教人無法擋。
有一回,彭鳳香邀請網友來古厝用餐,菜色雖然都是自己愛吃的,但網友們仍吃得津津有味,「沒有固定菜單,有什麼就煮什麼,大家交朋友,開心就好。」意猶未盡的人還把剩菜打包回去,紛紛相約下次再聚,因而形成預約的訂餐方式。
芳鄰慰心 善行傳馨
芳鄰送的蘿蔔,可曬乾做蘿蔔錢,也可醃製蘿蔔乾。 |
除了擁有好手藝,還有好鄰居相伴,為美食添心意。有一次她要蒸年糕,家中的蒸籠卻太小,「不用發愁,向鄰居借大的就好了」;要做蘿蔔糕,但蘿蔔還沒長大,也沒關係,「你家有蘿蔔嗎?」「妳去田裡隨便拔。」三合院牆下那一筐蘿蔔,就是這樣拔來的;手作紫饅頭分送阿嬤,老人家讚聲連連,反送三顆花椰菜;向阿嬤買一甕梅干菜,竟獲贈更多蔬菜⋯⋯彭鳳香也常回饋自己的私房菜:「鄉下最棒的,就是人情味!」在農作交換中,流露小鎮濃情。
徐新凱夫妻除了分享健康美食,也推廣善行。一次有位網友號召,在中秋節共同捐助月餅給慈善單位,彭鳳香慷慨捐出100斤石虎米響應善行,進而固定一年兩季捐米。「我的米不美,但有綠保標章,吃得健康。」這份老吾老、幼吾幼的情懷,為自己賺到了福田。
石虎體驗營,新鮮農村樂。 |
住在冬暖夏涼的三合院老宅,夫妻倆享受寧靜古樸的幸福。原來這是徐新凱兒時上學的必經之路,本是日據時代一位保正(相當於現在里長)的故居。租下兒時嚮往的老宅,徐新凱不僅懷舊的保存了牛軛、手耙、畚箕、脫穀機等傳統農具,更想維護傳統農業文化。
站在一片黃橙橙的油菜田中,徐新凱規劃著「石虎體驗營」活動,想讓更多人了解生態平衡的重要;也想讓少有農務體驗的現代人,使用傳統農具感受昔日插秧、割稻的農村生活,也算是另類紓壓的好去處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