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發佈於 春風化雨
思念有因
《有一種老師叫懷念》
◆文∕容真
在人生的旅程中,揮別,似乎是一件自然的事;然而,想念,卻需要條件。
這是在一次講座中,聆聽主講人分享時獲得的啟發,特別是給也扮演老師角色的我,一個很重要的取捨標尺。
主講人,福智文教基金會李永晃執行長,美國史丹佛大學工業工程碩士畢業的他,談到從小到大的求學生涯中,遇過許許多多的老師,在年逾半百的此時,仍有老師令他懷念不已,他隨舉了三例。
全心陪伴
話說當年,能任教於台北市成績最好的高中、有「名師」光環的烘托,課後私下到知名補習班兼課,是非常普遍的現象。
但執行長的導師與眾不同:上課時,從不提補習的事,只全心全意教學;在那髮禁年代,刻意剪了和學生一樣的髮型;每天帶便當,跟學生一起在教室用餐⋯⋯這樣朝夕陪伴一、兩年後,全班的成績都上來了。
陪伴源自於想給予,給予對方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東西。在導師眼中,幫助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、生活習慣,比談在補教界如何風光更重要:「現在不好好教你們,到了大學不見得有人教;現在不陪伴你們養成好習慣,以後怎麼辦?」
走過人不輕狂枉少年的不羈心思,執行長卻說:「同學都被這份用心感動,不敢不聽師言,因為老師以身作則——他就陪在那、就鼓勵著你!」
敬業態度
「三民主義」是公認的冷門科目,但他的科任老師,把教三民主義當成志業。
那是一種怎樣的形象?上了年紀的夫子,服膺國父思想,堅信三民主義是一門可以實現他幫助國家社會的學問;無懼「冷」對待,不但成立三民主義研究社社團,過世之前傾其一生寫書,希望能傳承教學經驗⋯⋯「老師生活清廉,一如孔子學生顏回,住的房子雖然小小破破的,卻很照顧學生!」執行長看到師長將教書視為志業的風範。
投注生命為理想努力,認真教、認真帶,寫下經驗、傳遞理念,這樣的老師怎不令學生動容?所以,上了大學後,大家還會返校探望;聽到他過世的消息,同學們也相約去送老師最後一程。
一位冷門科目的老師,竟獲得學生如此愛戴?正因為那份對其專業的熱愛敬信,及對教學的熱情真切!
學習曲線
當上課有一搭沒一搭、愛玩的大一新鮮人,遇到常當人的數學系教授、留法權威,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?
那學期第一次數學考試,全班平均二十幾分;教授調整教學步伐,第二次均升到五十分;期末考,整體進步到七十幾分。
有個很聰明的同學,在第一次就考七十幾分,師生驚豔,第二次六十幾分,第三次則只考了五十多分,一路下滑。另一個同學,第一次十幾分,第二次四十幾分,都在均分之下,惟第三次考了六十幾分,顯然學期總平均無法及格。但教授讓這個一直進步的學生過關了,卻當掉了那個鐵定及格的聰明學生,請他補考!
學生以為分數定江山,教授則看重學習態度:「不在表面成績,而在『學習曲線』,看他的用心努力,不是他的聰明才智。」權威教授讓曲線說話,除了教導學生功課,還教會大家怎麼做人,怎麼學習。
什麼樣的老師令人懷念?從心出發的對待,才是真正的關鍵。